公司治理:損益平衡點(Breakeven point)的計算

前幾天在朋友的小餐館閒聊時,有談到這一塊領域的計算,今天在網路上剛好看到這一篇文章,因此就把它紀錄下來,讓日後有老闆問你損益平衡的計算時,大家可以拿來參考用。所謂損益平衡點(Breakeven point)的定義是:當公司的淨利「剛好為零」的狀態,就稱作達到損益平衡,此時公司的收入等於支出。唯有超過損益平衡點,公司才能開始賺錢。

三個名詞即可找出損益平衡點

  1. 營收(Net Revenue)
  2. 固定成本(Fixed Expenses)
  3. 變動成本(Variable expenses)

接下來我們準備繪製圖表,請先在心裏有個底,X軸我們將代表「出售單位數量」,Y軸代表收入或支出的「金額」。以下以雞排店當作例子:

一、營收(Net Revenue)

營收是所有人都懂得計算的要項,所以我們排在第一項來討論,營收=產品單價 x 出售單位數。以雞排一塊賣60元來說,那麼要寫成Y=60X。

二、固定成本(Fixed Expenses)

固定成本對一般人來說相對好理解,他指的是不會隨著產品的銷售量增長而增加的費用,例如雞排的攤位租位、房租、裝潢、機器設備等費用。至於冷氣的電費一般建議算入固定成本,除非你的空間有區隔,客人來先入座A空間,人滿再移入B空間之類的。

以雞排店來說,一個月店租15000元,瓦斯(隨時要預熱)以及生財攤車(這裡省略攤提的計算)的成本,每個月算10000元,因此固定成本Y=25000。

三、變動成本(Variable expenses)

變動成本的意思是指當你的銷售商品開始販賣,乃至於商品數量增加,會開始浮現的支出金額。舉例來說:雞排本身的進貨、裹粉費用、人事費用(這邊不好算,因為有可能雞排越賣越多,就要請更多人),以及行銷費用等。變動成本很難計算,但是仍然要盡量得算到精確為止。

所以假設一塊雞排,我們要耗費35元的成本,因此變動成本為35X=Y-25000。

開始計算損益平衡點

基於二元一次方程式,我們可以知道35X=60X-25000,因此X=1000,Y=60000。也就是說你每月要賣出1000片雞排時,才會到達這間雞排店的損益平衡點。

請參考下圖(沒有按照真實斜率比例繪製,只是示意而已)

至於黃色的區塊是怎麼一回事,那麼請你想想台灣最著名的CostDown以及血汗勞工是怎麼一回事就知道了。

BreakevenPoint NetRevenue FixedExpenses VariableExpens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