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世界一向都是勝者為王,敗者嘴砲

這是最近看完「簡單讀懂麥可.波特」這本書後,再看到WIRED的一篇「從3C零售轉戰百貨業仍遭滑鐵盧,前Apple零售長做錯了什麼?」文章時的感想。

在WIRED文章裡面,坎貝爾(Bill Campbell)講的「在嘗試新作法時,無論如何都應該要保留目前的業務」,剛好就是麥可波特(Michael Porter)最不屑的作法,他認為「企業應該要由縝密的策略創造完全的差異性,藉此區隔市場,不應該腳踏兩條船,左右討好。」這個論調也就是後來藍海策略理論之濫觴。

千辛萬苦的觀察後,下指導的創造區隔性指令,卻被坎貝爾說「不管怎樣,在做產品轉換時都要考慮到如何控制不利的因素,但他完全沒做到這點。」無論如何,這背後的前Apple零售長強森(Ron Johnson)一定有滿腹苦水吧。J. C. Penney給的時間又是否足夠套用他的策略?

所以到底該聽誰的呢?網路上找「麥可波特」全部都是他自己經營的公司倒閉的諷刺資訊(儘管他早已脫離該公司),坎貝爾最大的勝利就是目前還沒有倒掉的傳聞,誰對誰錯取決於誰勝誰敗誰先倒,反正這世界一向都是勝者為王,敗者嘴砲。

Update: 2014/07/24

這種管理大師所提出的理論總是嘴砲無窮,破壞式創新大師Clayton Christensen於 1997年發表《創新的兩難》(The Innovator’s Dilemma)在最近被同樣是哈佛的歷史學教授 Jill Lepore提出舉證說根本是嘴炮。詳細過程有物報告有說明。

舉一個經典的例子:2000年Christensen發起了380萬美元的「破壞性增長基金」(Disruptive Growth Fund)。Christensen根據自己的理論,投資能帶給市場破壞性創新的公司。可是不到一年時間就在Nasdaq損失了50%的市值,最後該基金損失64%的市值後,便清算停業。

Michael Porter Ron Johnson Bill Campbell